02.jpg  

        在不同朝代,各種神明佛像每每有不同的造型詮釋神性美感。不同於常見手持寶劍、左手捧經典、騎獅子座,象徵以活人劍斬煩惱魔的文殊菩薩像,這幅文殊原版本係出自山西始建於明代的皇家寺院「寶寧禪寺」的珍貴明代古佛畫,原畫因年代久遠加上篇幅不大,其實已有些黯滯看不清,故模糊處還係畫家放大後,再經多方史料版本交互考據,佐以畫家浸淫佛畫近二十載的深厚美學設計始得已定稿,可謂十分難能可貴!

        其上頂華蓋、下盤寶座的明代造型,法像更顯華貴莊嚴,在台灣實屬罕見

01.jpg 

03.jpg 

        這幅底色染成淡茶褐色熟絹工筆畫成的文殊,源出於當時已小有名氣,現在佛畫界更是炙手可熱的大陸佛畫家。此畫作當時係為供寺廟做法會而繪製,但因一場大型的水路法會動輒都需這般等身高的神佛像上百張,受委託的畫家因此採共同創作始得以完成這任務艱鉅的浩大工程。不同於四大天王,因瓔珞珠寶配飾滿身,還有華蓋寶座的工筆菩薩實在太耗時費工!故主體型像由他在白紙上畫好底稿,再委由當時上海美術學院的教師將半透明的熟絹舖在底稿上先行以白描臨稿,然後請資優學生再行渲染上色合力完成。據悉這樣一張等同人高194×56公分的工筆絹畫,要花上老師及學生數人近一個月細細繪成!凡學過畫的人都知道,渲染絹畫要層次美,真要一層層慢慢上色,況且也真急不得,隨便一條線畫壞,就得全功盡棄,可見完成之不易!此畫雖非畫家親筆,但考據多種明代版本繪出完美定稿,真正居功厥偉的,當然還是我這位佛畫家好友囉!當時因驚艷而以高價收購的我,曾央他簽名,但他說因不是親繪,故不得。況且他亦說若係他繪成,價格當然要翻數倍,我恐怕也就收藏不起了~但眾所皆知,無論是畫家或學生,大陸的素描基本功是要比咱們台灣紮實得多!就白描而論,瞧那線條一氣呵成,多麼生動流暢;就上色渲染而言,色澤層次又是何等細膩優美!若不是真有三兩三,一筆畫壞,整大張絹都得報廢,可見這批畫者雖名不見經傳,但本領是真好的,也自有其一定的藝術價值!就算您想買張家裡佛堂供養的菩薩像祭拜,且不說台灣一般佛俱店找不到這樣的精品,似這般畫成一人高的長幅工筆菩薩像,在大陸恐也是絕無僅有!所以雖無落款,但能典藏到名家早期不凡創作,還是非常值得

        註:梵文 Manjusri。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曼殊室利。古譯: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頭、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

        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和佛陀、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稱「大智」。故從事文字工作者,常奉文殊菩薩為師尊。在中國,他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普賢「大行」並稱四大菩薩。

        據《文殊師利涅槃經》記載,文殊出生於古天竺舍衛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 後來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學法。佛滅後,文殊曾為五百仙人講解十二部佛經。文殊亦曾遊行居住在五頂山,為眾生宣說佛法。中國的漢地佛教認為五頂山就是山西五台山,因而成了文殊菩薩道場。《維摩經》敘述佛陀因維摩長者生病,欲派遣其弟子前去探病。但座前十大弟子皆辭而不往,最後佛陀只好請出文殊菩薩。文殊銜命率眾入城問疾,引來與維摩相互酬酢應對之妙答,而留下「天女散花」、「不二法門」、「維摩一默」等千古絕唱、精采篇章;而《華嚴經》寫到文殊菩薩代佛在南印度宣說佛法,也因而留有為後人效法的「善財五十三參」遊學濫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er6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